继机器人产业掀起空前热潮之后,新材料石墨烯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“新宠儿”。石墨烯产业发展至今,也存在一些问题,下文是对2016年石墨烯行业分析。
从当前石墨烯行业分析的情况来看,石墨烯产业正遭遇冰火两重天,一方面国家政策多重利好、高校科研如火如荼,另一方面下游应用进展缓慢、产业化进程陷入瓶颈。 &苍产蝉辫;
2016年9月,诺奖获得者安德烈·海姆在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举办的石墨烯研讨会上指出,“石墨烯技术成果亟需向下游转化,而太多资本在此时耗费了资金”。可以说,下游应用拓展乏力、产物销量低迷等一系列问题,致使行业投融资状况不容乐观。
目前,资本对石墨烯行业期望过高,变革型产物仍需等待。安德烈·海姆曾将石墨烯产物划分为两类,一类是增强型,即石墨烯与原材料相结合,改善原有材料性能;另一类,则是变革型,即石墨烯在相关产物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,能解决刚需问题的技术产物。对于后一类产物能否出现,何时出现,一度受到资本热切关注,而目前来看,这类真正解决刚需问题的变革型应用并未出现,尽管石墨烯可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,但相对这些领域传统产物,并未显示出更高性价比优势。
两大类产物或成资本雷区
薄膜和粉体作为石墨烯材料两大形态,划分了国内石墨烯公司两大不同研究方向。其中薄膜形态作为石墨烯本质应用,将在石墨烯市场发挥更大商业价值。 &苍产蝉辫;
2016-2021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,目前商业化前景较好的领域,是小片石墨烯薄膜材料,也是为数不多的、让资本敢于介入的领域,其中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正吸引投资目光。一方面,受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带动,原有传感器市场正经历新一代技术浪潮,对产物灵敏度需求十分迫切,另一方面,石墨烯材料的应用研发在传感器方面较为成熟,基本达到成本控制。可以说,石墨烯材料将以更高性价比的优势代替原有材料,石墨烯传感器产物有望打通下游,开启市场蓝海。
石墨烯在柔性显示领域的应用被视为产业化临近爆发阶段。作为性能优异的透明导电材料,未来可进入ITO膜、液晶屏、OLED屏等多个市场,但受技术限制,对于非单晶、大面积、无缺陷的石墨烯薄膜材料难以进行成本控制。相对来看,小面积屏幕商业化进程稍快。目前,这是海内外公司共同研发方向,包括叁星、华为,正将柔性显示屏作为智能手机产物迭代的契机。作为石墨烯商业化竞赛的主体,无论科技巨头还是创业公司,对于这部分市场较为看好,投入较大力度的研发力量。
作为对硅材料的替代品,石墨烯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商业前景吸引众多高校机构研发,但资本不敢介入,关键在于该领域研发难度较高,就目前科研进展来看,所研究出的产物并不具备性价比优势。 &苍产蝉辫;
早前,资本极为看好石墨烯前景,运用了大量资金去研发,但技术成果却始终难以向下游转化,行业泡沫被捅破,投机者加速退出。投资者则变得更为谨慎,行业投融资变得不容乐观。 &苍产蝉辫;
异化成公司下一步必由之路
对此产业现状,李义春明确表示,石墨烯绝对不能走光伏的老路,当前石墨烯应用市场的开拓必须和下游紧密结合,下一步公司应该坚持差异化的布局,目前联盟正在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引导。
在差异化道路方面,比较典型的公司是德尔未来。其在收购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后,结合公司自身的家居业务及近3,000家线下专卖店,进行了石墨烯导热塑料、导热薄膜、空气净化等产物的推广,这为新材料应用提供了强大的零售渠道,以及应用领域,目前其客户已经遍布全国,国内市场拓展良好。